近年来广电的不断改革,已从主要靠技术业务驱动和体制机制驱动的阶段进入主要由竞争驱动的阶段。而这个竞争针对每个媒体人或是准媒体人来说,是全面的、全方位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关乎生存与发展。在这样的改革洪流中,想要站稳脚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强自身素养与专业实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每一个人才的培养上就开始传递媒体意识。
10月11日上午8点,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十号教学楼中,河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法在中原》制片人、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播音主持专业硕士生导师张世彬为河南大学365备用主页15级播音主持专业近百名学生开展了一堂主题为《我们是谁》的公开课。
主持人张世彬
张世彬所获奖项
课堂上分享经验的张世彬老师
张世彬老师首先用一则富含哲理的故事开题,巧妙有趣的提问让课堂气氛迅速升温。学生们积极开拓思维,踊跃回答,从而引出逻辑与哲学对大学生自身塑造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随后,张世彬老师引用了三篇自己在工作经验中总结创作出的作品与同学们分享。
《我们是主持人》向同学们表达了作为一名主持人对自己职业的热忱,用诗意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描述了主持人在工作中所处的环境以及作为一名主持人如何对自己定位,为同学们树立职业理念做出榜样。
《语言背后的心》则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来向同学们讲述作为一名主持人一定要用心对待工作,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修炼好语言背后的那颗心,这样才能在完整表达自己的同时将节目效果最大化。
而《云中谁寄锦书来》则带领同学们正视自己的专业,从自我认知、心理活动、语言功力和创作方式四个方面,让同学们了解到传媒内在规律、机制和运作模式,用专业知识与经验向同学们传达了一位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素养。
课上,张老师采用让同学们参与朗读文章的形式,使课堂更增趣味,也让同学们有了展示自己专业才能的机会。
最后,同学们自由提问,张老师用自己的专业和经验为同学们进行解答,现场互动不断的同时也让同学们针对自身学业与职业的规划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
据悉,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之一,河南大学从1993年就开始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水平在省内乃至全国也名列前茅,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师有所承,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央以及部分省、市广播电视台的专业骨干。
当然,河南大学365备用主页对大环境下媒体人的培养,并不止于此。“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话对媒体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面对改革背景,河南大学365备用主页知道,只有充分了解实践中媒体的状态,才能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充分调整。他们从不拘泥于课本之上,在教育实践领域,也早已与媒体达成默契,为学生架起服务的桥梁。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在中原》栏目作为河南大学365备用主页的实习基地,此次授课只是为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质量、加强与共建媒体的合作共赢而共同迈出的一小步,日后,《法在中原》栏目也会继续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为同学们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后,我们有幸采访到张世彬老师,并请他谈一谈自己对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校媒共建的看法。
他表示,自己作为媒体人,和传媒大学生一起交流是非常有益的。来自业界的思考,会对学生们的专业学习以及相应人文素养的养成提供参考,能帮助他们提升实践水平,助推职业规划。作为媒体产业项目的负责人,更能够帮助同学们明白实践的需要,相应人才标准的设定,从而确立专业发展的重心。另外一方面,教学相长。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业务积累进行梳理、归纳,做成体系,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提高。在如今电视业发生变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应该更加客观地分析发展的规律。有专注的恒心、专业的初心,还要有变革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