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层次在逐渐提升,办学形式也在多样化发展,从本、硕、博教育到出版行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教育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们也在不断地接受就业的考验。从行业的反馈和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评价来看,出版专业教育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袖对该专业的教育提出了多种改进的建议,笔者总结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在实际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以供出版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们思考。
一、增加实践教学比例的问题
无论是中外出版教育对比还是两岸高校数字出版教育比较,研究人员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出版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的教学目标也是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快速进入角色,承担起出版行业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却遇到了以下这些实际困难:
1.课程实践缺少必备的硬件及软件支撑
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高校的出版专业教育逐渐提升技术类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以期提高学生们的技术水平,学生们也确实非常青睐此类课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专业在扩招,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但专有实验室的硬件及配套的软件数量却是有限的,很多软件基于版权保护都有密钥的设置,因此无法共享。另外,由于高校一般都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和采购招投标制度,所以即使申请加大对实践设备的资金投入,也需要经过很多审批环节及采购过程。经过漫长的等待,设备及软件拨付使用时,其配置已经过时,软件已经更新或被行业替换淘汰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始终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节奏。
2.专业实习的岗位非常有限
大四的专业实习一直都受到学生们的重视和期待,他们认为在出版企业实习可以充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但现实与期待往往不相符。对于本科在校生而言,即使是在学校的合作签约单位实习,也仅能获得一些简单的校对工作和图样设计工作,核心的选题设计、成本核算、编辑加工、营销推广、电子书制作等环节都只能让他们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过程,为期2-3个月的集中实习并不能实现实习目标。另外一方面,在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出版企业是不愿意合作的,他们认为实习生进入企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安全问题、企业对学生的指导费用问题、企业商业机密的安全问题等,而且他们也直言本科在校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实习合作于双方都无益。
3.课外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冲突
集中实习难以满足学习需求,于是很多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兼职,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很多报社、杂志社、传媒广告公司以及文化公司或出版企业都要求兼职人员时间自由,能随时进行采访、写稿或完成某些时间性非常强的任务,这一点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就会产生冲突。学生如果想要做好工作,就有可能会旷课,或因为时间问题无法完成课业任务;如果想要保证学分绩点,就有可能无法完成工作单位的任务,二者很难兼得。
二、课程设置调整的问题
行业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着对出版人才的要求,他们既要有丰富的选题创意和内容加工能力,还要知晓如何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管理好企业、做好营销推广,更要懂得数字出版技术。这些要求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情况,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扩充,调整的方向有以下几种,各有利弊,分析如下:
1.大而全的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要求,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储备三方面知识,即专业背景知识(以备选题创意、编校加工使用)、管理知识(以备出版物的制作、加工、流通管理使用)、数字技术知识(以备数字出版物制作、流通与阅读管理使用),因此课程设置也会分模块地将出版行业流程基本知识、管理知识和数字技术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层次要求分置于不同的年级,每种知识的表现形式一般为两门以上专业课。这种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是大多数院校所采用的形式,目的是满足方方面面的要求,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出的反馈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反映是虽然课程设置很全面,但对于每一项知识学得都比较浅显,到临近毕业找工作时,学生感觉自己似乎什么都会,却只会一点儿,不精,所以相对而言没有竞争优势。
2.专与精的课程设置
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不同院校所属的学院是不同的,有些在信息管理学院下,则其课程设置偏重于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再创造以及后台出版内容数据库的建构与管理;有些在365备用主页下,则其课程设置偏重于媒介意识的培养、出版物内容的多渠道传播;另外有一些则属于计算机学院的一个培养方向,其课程设置则以出版物制作、流通、管理等软件的应用与开发为主。这种专与精的课程设置看似非常有特色,也符合行业分工协作的工作原理,但由于一些教师的知识背景问题,导致很多出版专业的专业课与出版行业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很多都是概论性的知识,在具体的知识讲解中没有充分体现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学生无法准确定位自己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区别。
三、师资配备的问题
1.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
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对出版专业的学生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目前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分别是具有新闻传播学、图书馆学或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理论派教师,从业界转行从事专职教学的实践派教师,既有学术地位又兼任出版企业负责人的实力派教师。在这三种教师中,最后一种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主要从事高层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理论派教师毫无疑问需要真正到行业里学习、充实自己,以便使所教内容符合行业发展实际,而实践派教师也有非常强烈的知识更新需求。然而,知识更新却比较困难,一方面,教师本身有非常繁重的授课任务和科研压力,没有大量集中的时间进行行业内学习;另一方面,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参加书展、论坛等行业交流比较多的活动,这一点在普通院校显得尤为突出,这导致教师难以获得一手的行业发展信息,更多时候只能通过阅读二手资料获取有限的信息。
2.业界师资引进的问题
无论是本科教学还是出版专业硕士教学,为了能使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很多学校提出要引进业界师资力量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某些学校的专业硕士现在也确实在实行双导师制。这种制度本身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但内部存在一个数量配比失衡的问题。正如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主任蔡翔教授所说,现在业界参与出版硕士培养的热情和程度都还很低。真正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参与到出版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业界精英很少,而且其地理分布还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出版业发达地区,他们从事兼职教学的高校基本上都是985院校或211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的出版专业业界师资问题难以落实。除了出版机构的领导之外,虽然在各个出版环节也有很多精英,但他们没有时间从事业务以外的教学工作,毕竟出版机构现在是企业制,他们需要集中精力为企业盈利做出贡献。另外,业界师资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拓展。如果只是引进业界师资进行课堂教学,很多知识很难明确地转化为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由于没有经过实际工作的锤炼,学生在接受某些知识时也不那么透彻。
四、国际交流和校际交流学习机会有限的问题
对于国际交流学习而言,现在比较有规模的、正规的学习途径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夏季学院招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其学费和交通住宿费等由学生自理),为期三个月到一年的教学可以使国内的学生体验到英国的出版专业教育;对于校际交流而言,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都举办过暑期出版专业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主办方会聘请多位业内精英及行业管理人员,在两周左右的教学时间里就某些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参加活动都是免费的,名额有限。另外一个层面的校际交流就只能是学生通过努力考取不同院校的研究生来完成了。以上这三种方式对于学生而言都不是特别容易,尤其是前两种。
五、出版专业教学中的思考
1.专业硕士分群体教学的必要性
出版专业硕士的生源有三类,第一类是出版专业的应届本科生,第二类是其他专业毕业有志于出版工作的学生,最后一类是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的背景情况完全不同,按照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流程进行教学,显然是不恰当的。对于第一类学生,其教学重点应是出版项目实践教学,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本科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能与硕士阶段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第二类学生专业功底扎实,比较适合做学科编辑和发行管理工作,教学重点就应该放在出版流程教学方面,使他们掌握出版工作的规范、要求以及技巧;第三类学生深造的原因更多地是发现在出版工作中遇到了瓶颈,比如说数字出版管理方面、网络营销策划与控制方面、企业资本运作方面等,因此,针对他们的教学应更具学科前沿性和时代性,在经济管理方面应更具理论高度。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学历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但实际教学中学校又会遇到培养经费有限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2.本科教学的特色化定位
高校出版社的发展定位或许可以为出版专业教育的特色化定位提供一定的思路。一般的高校出版机构都会依托其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进行选题开发与组稿,并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各种出版工作。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实际上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进行特色化教学,以培养不同定位、不同方向的出版人才。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出版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其学生在电子编辑方面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黑龙江大学则可以依托其强大的俄语学科优势进行外语类编辑的培养,并借助学校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关系,拓展出版教育的范围。
以上零碎和片段化的思考来自笔者一线教学实践,供出版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参考并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
本文作者王丹丹,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编辑出版学系副教授
原文发表于《现代出版》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