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校共建 > 他山之石 > 正文


【转载】 新闻记者:汕大新闻现象|从伯克利到汕大——新闻教学方法的借鉴与延展

来源:樊林君 时间:2017年03月30日 00:00 浏览量:

640.jpg

樊林君老师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读书期间她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独自创办了一家社区网站《今日阿伯尼》(Albany Today),运营两年,成为当地民众重要的信息来源,加州阿伯尼市特意向樊林君颁发奖状表示感谢。到汕大任教后,樊林君将在美国求学经验与教学实际结合,发展出了一套适合本土的教学方法。

2007至2009年,本人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读研。在我毕业典礼当天,院长Neil Henry撰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旧金山纪事报》上:

“两年前,一位充满活力的中国女孩樊林君来到美国,开始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的学习。她怀揣着一个清晰的目标——把新闻学院当作实验室,在此磨练新闻报道能力,精通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并深入探索美国社会。她单枪匹马建一个新闻网站,成为了当地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信息来源。凭借着林君的成功经验,我们从福特基金会获得了50万美元的资助,用来在加州湾区的其他社区里建立类似的新闻网站……”

一、体验美国新闻教育: “社区新闻网” 与“任务教学法”

从2008年起,伯克利把采访与写作等传统课程,与社区新媒体的采编运营结合。每一位学生,在校时就在其中经受锻炼,既掌握采访与写作的核心技能,又熟悉互联网媒体的特性,毕业之后,多人成为新兴媒体的记者。

这一教学方法,既因应媒体变革的趋势,又传承“动手实践”、“服务公众”的新闻理念,具备蓬勃的生命力,近几年已经在美国多所大学推广。这是网络技术给新闻教育带来的创新机遇。下文中,本人将具体介绍如何应用美国摸索出来的经验,在汕头大学探索适合本土的教学方法。

伯克利是美国顶尖的新闻学院之一。它的教学模式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教师多数来自业界高水准媒体,敬业且富有人格魅力,跟学生平等交流、亦师亦友;目标定位明确:培养一流的传媒工作者,而非学者。毕业时不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而是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教学全是小班:一班不超过20人,老师和学生围圈坐,探讨选题、点评作品,氛围类似媒体编辑部。

此外,多数课程都使用“任务教学法”:教学围绕一项或者多项任务展开,比如采写一篇新闻、完成一个视频等。学生通过一系列由易到难的任务训练,逐步提升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不是讲解员,不是传授一整套知识体系,而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在老师的反馈和指导下切实成长。

641.jpg

带学生回到母校加州伯克利分校。

我本科在北京大学念国际政治系,并没有在国内受过新闻学训练。毕业后在央视等媒体工作了四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作为一个从中国去的留学生,之所以在美国有能力用英文来写作、赢得当地百姓的信任,离不开在伯克利修读的一门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这门课程开在第一个学期,6个学分,每周上三次课,训练强度极高。教师Kathy Corcoran来自硅谷著名的报纸《圣何塞水星报》,对学生要求严格又很有爱心。她要求学生每周完成至少三篇报道,一字一句修改我们的文章。有时候会在晚上九点布置一个采访任务,要求学生在次日上午完成,中午交稿。三个月的训练之中,我尝试了各类题材的新闻报道,选题、采访和写作能力都练就得十分扎实。所以我能够独自创办《Albany Today》,运营两年,在当地小城里渐具影响力,并且给学院在新媒体教学的探索上铺路。两年的学习经历,让我对新闻教育的力量、创新的教学模式有了切身感悟:

●采写课程应突破课堂的局限。学生走出象牙塔,在校园内外的社区采写新闻,在真实的环境里与各类人士沟通。一番动手实践之后,她会获得对于社会的真切认知,采写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创办媒体的门槛降到极低。当学生运营自媒体,他们学到不只是采写单篇的报道,而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赢得读者信任、与其有效沟通,也会真切地感受到职业的成就感。

●在新闻实务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助产士”,而非灌输者。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好奇心、意志力至为重要,老师要给与他们引导和鼓励,而非仅仅灌输知识或者发布指令。

642.jpg

美伯克利新闻学院部分教师参加学生毕业典礼时合影。他们拥有丰富的业界经验,为人亲和。左一是时任院长Neil Henry,曾任多年《华盛顿邮报》记者。(樊林君 摄/2009年5月)

643.jpg

美国加州阿伯尼市给樊林君颁发的奖状,感谢她为当地居民创办社区新闻网站。(2009年6月)

二、扎根汕大:教学方法的借鉴与延展

带着上述三点对新闻教育的认知, 2009年我回国任教,加入汕头大学长江365备用主页。这所学院创建于2003年,具有自由创新精神和一支多元的教师队伍。其理念“重实践、国际化、前瞻性”,我十分认同。过去六年,我应用自己在美国求学的经验,让它适用于汕大的本地情形,进行如下尝试:

1.拓展课堂 引导学生报道校内外社区

汕头大学位于汕头市郊区,不仅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距甚远,学生就是去市中心,也要坐不短时间的公交车。学校周边是工厂和一个名叫“鮀浦”的嘈杂小乡镇。在这样的地方能做出好新闻吗?当然,做国家时政要闻、采访名人大腕是很难的。但是,我在美国小城阿伯尼的经验告诉我,每一个社区都有值得挖掘的故事,只要学生有眼力和情怀。

在提新闻选题时,什么故事值得挖掘?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不做限定,让他们根据他们对新闻价值的理解,来自行判断。我让他们提交选题计划书,陈述选题的缘由,之后我来点评指导,由此锻炼他们的选题和新闻判断能力。随后他们自己来联系采访、完成初稿。中间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挑战,我才给与帮助。

我会给他们提交的初稿提出详细的修改建议,他们收到反馈之后,如果有任何疑惑,我会耐心地解答。最后我会尽力帮助每一位同学或每一个小组,完成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发表出来。在呈现作品时,我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新闻的形式,探索新颖的表达手法,比如Flash动画、视觉化图表、H5等。

同学们的选题视野开阔,采访脚步遍及汕头大街小巷,从工厂到药铺、纸钱店、跳水学校、养老院……采访对象十分多元——清洁工、渔民、老中医、出租司机、政府官员……在此过程中,他们走出了象牙塔,跑出了接地气的报道。《走近星星的孩子 关注汕头自闭症儿童》、《汕大四名学生溺亡南山湾,谁为年轻生命负责》、《厦深铁路施工停滞 汕头联络线前途未卜》、《祭祖潮催生的“搬运工”》等多篇报道获得业界认可,拿得大奖。

我还鼓励他们拍摄图片,配合文字一起来呈现。13级郑晓君同学在采访跳水小学员时,抓拍了一张两个孩子起跳的照片,名为《起跃》,获得2015年中国日报香港版颁发的“最佳新闻摄影奖”亚军。若是她没有走出校园,只在课堂上练习如何采访和写作,不可能有机会拍出这样的作品。

644.jpg

摄影作品《起跃》。“当同龄的孩子正坐在课室里学习时,汕头跳水训练基地的小学员们也正在跳板上向着自己的梦想起跃。” (郑晓君 摄/2015年)

除了我之外,汕大新闻学院的多位教师,比如教摄影的谢琳老师、教社会调查的杨艾俐老师,都运用这一授课方法。所以汕大的新闻学子,经常在课堂之外采访、拍摄,没有被局限在象牙塔里。

2.设计任务 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成长

教育学理论认为,当教师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及时反馈,帮助他反思总结,再给下一个任务,逐步提升难度,让学生像跳高一样节节提升,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是十分好的。同时,教师给学生挑战要适度,一开始的任务要求不能太高,避免让他失去信心,也不能过低,否则难以激发他成长。

新闻实务教学,非常适合运用任务教学法。因为课程完成的效果,最终要看是否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而学生能力的提升,仅仅靠老师口授知识是不行的。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既有能力水平,花一番心思来设计采写任务,遵从学习规律,给学生的任务从易到难,一步步拓展他们的能力。

在《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任务来训练学生的采访能力: 1)同学们在课堂的采访环节中起步,互相扮演记者和受访者的角色,对各自的提问技巧点评。2)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寻找采访不熟悉的对象,比如老师、留学生等等。3)就一个新闻话题,采访多方当事人,包括学校行政工作人员等。4)之后他们就要走出校园,采访社会上各种职业和年龄的人了。他们会遇到许多挑战,比如对方拒绝受访、含糊其辞等等。在此过程中,他们的采访能力、人际沟通与解决问题能力在逐步成长。

我在美国求学时,每学期不用修很多学分,只有四门课,于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了采访和写作上。高强度的任务训练之下,效果非常明显。但是,这一模式在中国不完全适用。有两个主要原因:1)美国的采写课都是小班教学,学生不会超过20人,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繁,而国内的采写课一班大都是几十人,老师不容易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反馈;2)本科阶段中国学生的课程数量多,往往有10多门,采写课只是其中一个。深度采访,尤其是校外采访,需要耗费学生很多的课余时间。

由此,我降低了采写训练的强度,延长了截稿时间。这自然会让效果打折扣。好在汕大新闻学院正在开展小班教学,从2015年秋季开始,采写班学生人数在20个左右。而且,学院跟《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合作,学生们在暑假时去等媒体实习两个月,在那里每日跟记者去采写稿件,所受的锻炼正好弥补在校强度不足的缺陷。

3.自办媒体 搭建发表学生作品的平台

新闻作品的价值是在传播中体现的。当看到自己的创作发表,并在当地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不仅会从中收获成就感,还可能会萌生为公众服务的职业责任感。对新闻人而言,这是至为重要的动力之源。只有当一位青年学子对此怀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日后抵御名利的诱惑、日久而生的倦怠,在从业路上走得扎实长远。

国内的大学,往往也都有让学生参与采编的校报,但是许多仍是党政部门的宣传工具,而非秉持为受众服务信念的专业媒体。其传播的理念和方式都限于陈旧的套路,并非学生磨炼新闻职业技能的好地方,更无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理想和服务精神。

再者,创办一份报纸或电视台,门槛甚高,只有非常有实力的新闻学院,才有能力支持维系。汕大新闻学院也曾支持学生办报,但未能持续,不仅因为报纸的印刷成本高,而且看报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这个问题带来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2010年,我和几十位学生们一起,创办了 “草根播报” 这一新媒体,致力于校内外社区新闻的采编,借助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发布内容,效果甚佳。

运营五年多来,数百位汕大学子已经在其上发表了上千篇优秀作品,包括人物专访、深度报道、图片集、视频报道等等。2013年1月,草根播报获得广东省“十大网络创意”奖。在中国日报(China Daily)香港版举办的“大学新闻系学报评奖”中,草根播报连续四年获奖。

除了汕大,目前国内外还有不少高校,都在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技术和成本便利,给学生搭建新闻实践平台。这一模式具有推广意义。不过,这类媒体若要持续经营,不是昙花一现,需要几个必需条件:1.核心成员需要对此有足够的信念,愿意付出超出功利计算的时间心力,来精心培育它的成长,包括内容、运营、品牌推广等多个方面。否则,它会像许多自媒体一样夭折;2.这个团队有能力吸纳新鲜血液,从一届届学生中招募到乐意加入的新人,通过一套培训之后,使之成为一份子。否则,一届学生毕业时,工作会陷入停滞;3、学院给与支持。运营一个媒体需要持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仅靠一位老师带着一门课程的学生难以长久,需要学院给与支持。支持的形式有多种,比如把老师投入的时间计算成课时量、给团队一些资金补贴等。

汕头大学每年给草根播报团队两万元左右的专项拨款,主要用来发放学生补贴。此外,校方还给同学们提供了摄影摄像、电脑等设备。不过,资金和物质只是必需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缺乏一个对此有信念的团队,其精神在学生中一届届传承,即便投入很多资金和设备,未必能保证一个校园自媒体的持续发展。

645.jpg

带学生去美国采访归来举办分享会。

作为一位新闻学院教师,如何在帮助学生提升传播实务能力时,激发她的自信心、自主力、爱心和责任感?这是我特别留意的事。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协作时,我都会以此为行动的出发点。在运营草根播报时,我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激励,尊重其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他们出现困难时给与及时帮助。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对学生的熏陶影响,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青年人心灵的成长。

这一点朴实的道理,在如今的高校中,似乎有所迷失。今年5月在上海一个新闻教育论坛上,有位老师说他觉得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差;而浙江大学的吴飞老师却说,我总觉得学生比我聪明。老师有这样的心态,培养出的学生会有自信,也更有超越老师的潜能。

646.jpg

2017年1月,樊林君带领8位汕大学子赴美国,在旧金山一个社区媒体采访报道,与美国年轻记者并肩协作,并参访伯克利大学。

y645.jpg

在金门大桥前,学生们通过视频给国内听众分享此行内心的成长。

(作者樊林君为汕头大学长江365备用主页讲师)